社會有多少種需求,自然就可能誕生多少種職業。在我們身邊,潛藏著這樣一些職業,看起來不起眼,其實很賺錢,但是又很少有人能夠堅持去做甚至愿意去做。
有些人耐得了苦,悶聲大賺了一筆,就像前幾年,北京一個賣煎餅的大媽。顧客拿到煎餅果子之后,堅持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大媽辯解不過,忍不住說了一句:我月入3萬,怎么會少你一個雞蛋!
今日話題:你經歷過或見過,有哪些不起眼但卻很賺錢的職業?
菜市場賣魚
@網友:左瘋右傻
坐標上海,我大姥爺(我姥爺的大哥)家的三姨是在上海賣魚的,前年也就是17年9月份的時候,剛從上一份工作辭職,然后找了一個月的工作也沒找到,我媽就讓我去我三姨的門市那里去幫忙殺魚。
雖然在上海待了半年多了,但是第一次來三姨這里,門店很小,大約不到20個平方,賣有鱸魚,桂魚,白絲魚,石板魚,鯧魚等,除了花鰱是按分量賣的,其他都是按條賣的,平均下來每條魚的利潤在5塊錢左右。我在的那些天,不逢年不過節,就是平平常常的日子,每天大約能賣300-400條魚,就按300條算,每天的利潤最低也有1500塊錢,如果趕上逢年過節,一天五六千的利潤跟鬧著玩一樣。
我三姨和三姨夫在上海賣了10年的魚,在我們老家縣城全款80萬買了一個130平左右的房子,然后在上海給閨女付了50萬首付又買了一套小戶型的房子,現在手里的現金還有大約100多萬。
有錢是真的有錢,不過這個行當也是真的又臟又累。
我三姨夫每天凌晨1點起床去魚市拿貨,早晨七點鐘左右回到門店,然后一直忙活到中午,然后下午時間睡覺。我和三姨每天早晨五點起床出攤,六點左右把攤子擺好,六點半開始就陸陸續續來人了,早晨的7-10點是最忙的時候,可以說是忙的腳不沾地,然后10點之后人慢慢開始減少,中午留一個人看店輪流吃飯,然后下午4-6點再忙活一陣,7點左右收攤,一天就這樣過來了。
一年365天,有350天是這樣過來的,可以說賺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辛苦錢了,我在那待了3個月,就感覺這輩子受的累都沒這三個月多,而三姨兩口子雖然賺了這么多的錢,但是真的沒享過福,一輩子的操勞都花兒女身上了,這就是我們中國最樸實的勞動人民的真實寫照!
學校門口賣烤冷面
@網友:小四
坐標四線小城市某不知名二本大學,樓主平常下午不喜歡去餐廳吃飯,經常流連于學校門口小吃攤。門口小吃攤的食物不僅種類齊全,而且味道也是極好,當然考慮到健康問題還是不要經常吃。其中樓主最喜歡吃的是五塊錢一份的烤冷面,既有面又有雞蛋,偶爾也會奢侈一把,加個烤串或者里脊什么的。
每次樓主去吃的時候,烤冷面攤前的人都爆滿,經常要等一段時間才能輪到你。吃多了之后,樓主就和賣烤冷面的大叔熟了。那天和大叔聊天,問大叔家是哪里的,大叔說,前幾年在學校后面小區買了一套房,很近。當時,我就驚訝了,我們雖然是四線小城市,但是學校后面的學區房也不是一般家庭能買的起的。小攤小販果然和網上說的一樣,月收入過萬,我酸了。
仔細算一下烤冷面的市場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也就是所謂的小成本高利潤。淘寶上烤冷面9.9元20片,平均一份烤冷面的市場成本就是在2-3元錢左右,但是一份烤冷面的銷售價格是在6元錢左右,如果要是另加一些材料價格就會漲那利潤就能夠更多一些。如果地點選得好一天下來的收入其實非常的可觀的,月入萬元是不難的。
當然,這個錢也不是好賺的,也得動腦子,比如在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做這行會容易點,你回老家的小鎮上,自然賣不了那么多,所以說,最好的擺攤地點當然是在各大學門口,景點或者人流量大、飯店少的地段了。但是你能發現這個地點,別人也能發現。掙這一行的錢,不僅手藝要佳,地段要好,而且冬天和夏天要受得了室外的冷和熱。
程序員
網友:加班的小程
大家對程序員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加班多?壓力大?還是宅翻天?
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工資高的這個事實!從國內行業現狀來看,與其他職業相比來說,程序員的工資真的還挺高。2019年程序員3年內薪資調查統計圖:有1/5的程序員年收入在6萬以下,同時也有1/5的程序員年收入達到了20-30萬的水平。大多數程序員的年收入都在10-20萬之間。
但程序員的男女比例恐怕只有建筑等少數比較冷僻的行業可以媲美了。有人會問敲代碼又不是搬磚,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性別差呢?因為敲代碼還真是個體力活。程序員除了大量數據和邏輯方面的腦力消耗,還有熬夜和長時間作業的體力消耗。這對于女性來說,無異于加速變老。而男性則相對皮厚肉糙,并且程序員的工作時間都遠遠超過了每天8個小時。前段時間,大家熱議的“工作996,生病ICU”,就是很多程序員工作的寫照。
不管是公司白領,還是小攤小販,掙錢都是來之不易的,每個行業,每個崗位,所做的工作不同,那么工資待遇也就不一樣,但所有的工資都不是那么容易拿的,工資的高低都是由你的工作能力去決定的。所以那些不起眼的工作但卻很賺錢的職業,也是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的,世上沒有一件工作是不辛苦的。